请输入检索词
2021年,即墨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部署安排和省、青岛市有关要求,精心规划,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外发布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202项,除特殊情况外100%实现网上可办,93%以上实现全程网办。启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行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除房地产外所有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模拟审批范围,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主流程分别压缩至45和7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到28.8万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分别发展到410家和562家,上市公司数量达到8家。
(二)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成启用微信预约叫号系统,省内首推白话版办事指南,帮办代办服务基本扩展至政务服务全领域,112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优化施工许可审批服务,实行告知承诺制,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全面落实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改革措施。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159项证明事项免交证明材料,方便企业办事。创新监管方式,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提高监管水平。
二、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印发《关于公布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2021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将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影响面广的5项决策事项纳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实行目录动态清单管理。严格落实《青岛市即墨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认真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决策程序全程公开。
(二)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法治保障作用,进一步规范合法性审查流程。2021年度共出具各类合法性审查意见196件。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区政府会议纪要、区政府协议等合法性审查率达100%。政府及法律事务较多的部门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对2019年12月31日之前印发的、现行有效的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估清理,决定保留8件,修改3件,废止(或宣布失效)9件,目前我区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2件,涵盖教育体育、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领域。
(四)全面推进镇街法治建设。建立镇街行政执法日常监督工作机制,形成“依法决策、全程参与、发现问题、监督整改”的“全链条”监督模式,全面展现镇街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我区蓝村街道、灵山街道获评青岛市首批“法治镇街”。
三、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一)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1+3+N”的基层行政执法体系,搭建1个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统一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农业农村3个部门共同选派人员作为镇街综合执法办的常驻队伍,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环保等“N”个执法队伍由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统筹协调、机动组合,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印发规范化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依托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网上运行平台,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网上运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七天双公示”。全面落实免罚轻罚清单制度,查办不予处罚案件6300余起,涉及金额323万余元,依法减轻处罚案件11起,涉及金额80余万元。创新建立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选聘20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力量。
(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全区151名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和248名持证满四年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培训考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支持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要求,2021年度全区所有部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均达到100%。
(二)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对部门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及“不罚”“轻罚”清单落实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预算和绩效管理,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实行审计全覆盖。
(三)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组织政府开放日活动,请群众看、听群众说、让群众评。60个单位、部门参加《行风在线》,与群众实时在线交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开通区长信箱、短信、微信多种诉求渠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受理群众诉求20万余件,办结率98%以上。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健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推进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推动矛盾纠纷实现多元化解,2021年度指导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275起。构建标准统一的诉前调解运行制度,成立诉前调解室,推行调解文书赋强公证,形成诉讼与非诉讼化解工作合力。2021年7月份以来,完成诉前调解859起。
(二)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推广“村(社区)法律顾问+专职调解员”工作模式,实现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全覆盖。2021年度共提供法律意见1768项、法律咨询6689人次,参与人民调解821件。依托“青岛市惠企政策落实法律服务平台”,实现线上“一站式”惠企服务。组建“即墨区惠企政策宣讲团”,2021年度共接听热线电话和现场咨询1343人次,开展走访企业活动585场次,推动落实惠企资金3000余万元。
(三)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贯彻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理念,调整、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委员会。进一步畅通复议受理渠道,在政务大厅等处设立行政复议业务窗口。2021年度共办理复议案件162起,行政诉讼案件72起,办案质量始终在青岛前列。
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强化责任担当。制定《即墨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高标准谋划下一个五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就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等重要工作及时向区委进行请示汇报,切实推进法治即墨建设。
(二)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印发《2021年度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重点学习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外商投资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区行政执法部门和各镇街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参加《行政处罚法》专题讲座,进一步加强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
2021年,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执法理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协同推进镇街法治政府建设的力度还需加强等。下步,即墨区政府将继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