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专家解读】《青岛市即墨区水土保持规划(2023-2035年)》
发布日期:2023-12-15

专家简介

张佳省水土保持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水利工程设计、水土保持

观点呈现:

《青岛市即墨区水土保持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目标:至2025年,全区共需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36km2,水土保持率达到90.95%,初步建成与即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区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稳步降低。远期目标:2026年至2035年,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km2,水土保持率达到93.90%,全区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有效控制,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

《规划》根据青岛市即墨区水土流失现状,提出了水土保持现状评价和需求分析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对全区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总体布局与目标,《规划》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规模为到2035年,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36km2,其中:近期(2021-2025年)防治27.36km2,远期(2026-2035年)防治60km2。针对重点预防区、生态恢复保护区及重要水源地等提出了多项预防保护体系及重点预防工程,针对坡耕地、水蚀坡林(园)地、坡面侵蚀沟、破损山体、石漠化等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及城镇、园区、村庄周边等其它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域提出治理措施体系及配置。《规划》作为省市级水土保持规划在即墨区的进一步细化落实,提出的水土保持分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结果以及各项规划内容,为今后一段时期即墨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规划》提出以下重要措施:1、预防保护。即墨区的重点预防范围包括青岛市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范围和其他需要预防的重要区域。其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为境内大沽河堤防两侧200米范围内,其他需要预防的重要区域包括相关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划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如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水库周边等区域,主要包括流浩河、王圈水库水源地、挪城水库水源地、宋化泉水库水源地。本次规划针对重要源头水源地等生态环境预防保护工程提出了多项预防保护体系及重点预防工程。2综合治理。坚持实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要模式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提高小流域治理程度、林草恢复率、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减少流域泥沙,治理小流域建立起完整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保水、保土效益显著,流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依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和《山东省水土保持规划》,根据《青岛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5)》,结合即墨区实际情况,在2023-2035年期间,全区综合治理面积规划完成87.36km2

总体来看,《规划》存在以下两个新亮点:1、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水利、林业、农业、国土、规划、环保等职能部门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次规划从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保护水土资源的重要性,突出各部门协同工作,使水土保持工作与全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和协调发展。2、突出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遵循人文水保、文化水保、生态水保水土保持治理思路来规划即墨区水保工作。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重视生态自然修复。

咨询部门及电话:区水利局,0532-88536378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