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当前位置:
青岛市即墨区以工代赈创新实践:以重点项目为引擎,激活民生发展新动能
发布日期: 2024-08-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工代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青岛市即墨区以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通过统筹“项目供需对接、服务监管强化、技能培训与就业保障”三大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具有即墨特色的以工代赈新路径,奋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精准施策,供需对接促发展

即墨区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项目规划为引领”的原则,深入实施“问需于民、问计于策”的双向互动机制。一方面,通过政府网站、新闻报刊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以工代赈政策,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镇街,进行政策宣讲和劳动力摸底调查,动态掌握群众就业意愿、技能水平等情况,确保项目规划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另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从重点建设项目、公益性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结合项目实施领域、用工环节,精心筛选本年度适用以工代赈重点项目。2024年上半年,即墨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个,总投资约8亿元,吸纳务工群众25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超400万元,有效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二、强化管理,服务监管并重

为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即墨区由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联合11个相关部门建立以工代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从项目储备到实施,再到以工代赈模式推进,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实现服务与监管的同频共振。通过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服务,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帮助项目方和施工单位明确以工代赈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推行“三本台账”管理方式,确保劳务报酬的及时足额发放和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按季度定期对项目成效进行调度评价,不定期开展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实施以工代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

三、技能培训,就业保障稳民心

技能培训对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和稳定增收有重要作用,即墨区积极推出“订单式”培训模式,根据重点工程项目的用工需求和群众的培训意愿,联合施工单位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通过“培训+上岗”的方式,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为其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据悉,2024年上半年即墨区共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以工代训等方式开展培训7场次,累计培训100人次。

下一步,即墨区将继续深化以工代赈工作实践,不断探索创新路径和方法,努力提升群众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