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即政办发〔2024〕11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区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2〕4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2〕18号)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23〕13号)精神,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即墨特色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权利。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
1.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定发布《青岛市即墨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具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老年人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责任单位:区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2.健全落实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制度。健全特困老年人救助供养制度,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落实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制度。以经济困难失能等老年人为重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各镇街)
3.健全养老服务优待保障制度。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和委托服务制度,重点关注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推动建立相关保险、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落实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费进入公共文化设施、法律诉讼援助等老年人优待制度,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教育和体育局、司法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残联、各镇街)
4.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制度,开展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推动评估结果部门互认。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细化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责任单位:区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局、统计局、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与电子政务服务中心、各镇街)
二、强化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5.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新建城镇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城镇居住区未配套建设或者已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配置。(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镇街)
6.加强设施适老化改造。优先推进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实施口袋公园适老化建设改造行动;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以满足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动、康复护理等需求为重点,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7.加强三级服务网格建设。健全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升,加强社区(村)养老服务站建设,实现全区社区和行政村基本全覆盖,鼓励自然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养老服务站;积极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镇街)
8.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升级,推动信息技术在供需对接、业务管理、数据分析、综合监管、智能预警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便利。(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大数据与电子政务服务中心、各镇街)
三、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9.培育优质养老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养老机构,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优先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持续提高护理型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比例。培育优质示范性养老机构,支持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落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推动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落实养老服务税费减免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供热用气除外)、用热享受居民价格政策。(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税务局、供电公司、各镇街)
10.优化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动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长短期托养、助餐送餐、精神慰藉等服务功能,提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照料和互助养老,支持家庭成员承担照料义务,支持互助养老服务,倡导邻里、亲友结对帮扶,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照料。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保障局、各镇街)
11.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持续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可及的助餐服务。进一步落实助餐补贴政策,居住在我区的符合相应条件的老年人(详见附件)到助餐机构就餐或由助餐机构上门送餐享受助餐补贴或送餐补贴(法定节假日除外),让老人享受看得见的实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餐服务,支持开设公益性岗位等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领办村级助餐设施,支持社会餐饮企业、物业企业、单位食堂以及慈善公益组织等参与运营助餐机构。(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金融运行监测中心、各镇街)
12.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急救急诊、预约就诊和定期巡诊服务。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不需另行法人登记,可以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并依法向民政部门申请备案。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民政局、财政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各镇街)
13.加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引导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投资兴办、连锁运营等方式,投入农村养老服务。加大农村老年人消费引导力度,落实农村老年人消费引导政策。(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各镇街)
四、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4.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打造养老服务技能实训基地,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和实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鼓励引导城乡公益性岗位从事养老服务,辅助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助餐送餐等工作。(责任单位:区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街)
15.健全职业发展体系。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并给予荣誉激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申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评价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各镇街)
16.强化人才激励保障。鼓励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完善薪酬待遇体系、建立企业年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方式提高养老护理员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位津贴等政策。组织齐鲁和谐使者、最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敬老使者等荣誉评选,积极从一线养老服务人员中推荐劳动模范、巾帼建功等先进个人。(责任单位:区民政局、总工会、团区委、妇联、各镇街)
五、强化基本养老服务综合监管
17.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备案、质量安全、从业人员、涉及资金、运营秩序、应急处置等方面监管。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打造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一张网”,推动养老服务领域基本信息共享、监管信息互通、信用信息公开。(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发展和改革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各镇街)
18.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消除养老服务机构消防、燃气、建筑、食品、传染病等风险隐患,提高安全管理、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严厉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持续加强养老服务领域诈骗、非法集资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纠纷协调处置机制,维护养老机构和服务对象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区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分局、金融运行监测中心、消防救援大队、各镇街)
六、强化基本养老服务组织保障
19.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完善老龄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能。发挥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牵头协调作用,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区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镇街)
20.强化资金保障。落实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拓宽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渠道,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投入。(责任单位:区民政局、财政局、各镇街)
21.营造社会氛围。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公开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凝聚社会共识,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慈善资源、个人等力量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支持。统筹要素资源,强化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镇街)
附件:即墨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