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一是有良好的认知功能,并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老年人认知的正常表现为:感知觉能力正常,记忆力正常,对于时间地点人物的认知能力正常,逻辑思维正常等。
二是心态平和,保持个性完整与和谐。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应经常保持良好、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攀比、不自卑,顺其自然。
三是坚持学习,保持愉悦心情。学习不仅可以与时俱进,还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四是适应能力良好,生活目标合理。很多老年人,老年生活觉得无聊,甚至无法适应退休后生活。
五是充分了解自己,保持健全的人格。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一是鼓励老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下棋、跳广场舞、养花等等。同时要重新构建新生活,多参加活动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等。
二是鼓励老人走访亲戚朋友、邻居,扩大自己的社会接触面。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多出门走走,多与他人聊天,多参与活动。保持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的和谐统一。
三是鼓励老年人将不如意事看得开、放得下。要明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有些小挫折、小意外是很正常的。
四是鼓励家属多陪伴老年人。如果不能长期陪伴在身边,要勤打电话,视频聊天,尽可能掌握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状态。
五是在一些问题的决策上主动征求老人的意见。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家里依旧举足轻重,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