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紧紧围绕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着力构建以设施高效衔接为基础、以站场快速转运为重点、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支撑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促进即墨区物流业健康发展。
一、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一)物流园区载体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区已形成3个成规模的物流集聚园区,分别为:国际陆港、汽车产业新城物流园以及国际商贸城周边区域。其中,国际陆港依托青岛港即墨港区、济铁物流园、华骏物流园形成以铁路货物运输为核心,面向青岛市和即墨区制造业,辐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成公路、铁路联运货运枢纽节点。
(二)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市域交通综合路网体系已具规模。我区紧紧依托青岛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地处蓝色硅谷核心区以及青岛半小时经济圈、山东半岛1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的有力地位,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截止目前,道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677公里,路网密度为2.6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铁路3条,其中胶济铁路和蓝烟铁路为普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为高速铁路。2022年实现公路货运总量1753万吨,货物周转量446968万吨公里,铁路发送及到达量269万吨。
二、发挥区位优势,充分释放园区功能
(一)青岛港即墨港区功能不断完善,海铁联运服务提质增效。青岛港即墨港区作为青岛港的延伸区、拓展区、调节区、补充区,以即黄班列为纽带,切实发挥海铁联运枢纽作用,打造即墨首个集货物查验、通关、集散、分拨功能为一体的口岸型内陆港区。港区依托上期所纸浆交割库、保税仓库等,积极办理网络货代、无船承运人等资质,重点拓展期货交割、订舱代理、报关报检等业务。
(二)华骏物流园加速转型,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华骏物流园实际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自有两条铁路专用线,可实现园区与外界的公铁联运,年均实现货物吞吐量800万吨,实现物流产值百亿元人民币。园区聚焦物流产业迭代升级发展方向,抓住国家公转铁运输结构优化的战略机遇,提高集装箱铁路运输能力,打造城市共同配送物流平台,现已成为多家企业在青岛乃至半岛地区的分拨配送基地。
(三)济铁物流园全面投产运营,铁路运输功能充分释放。济铁物流园作为全国铁路物流节点之一,是即墨区打造“海陆空铁”多式联运国际物流通道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开展“新车到达、新车发送”业务的有力保障。园区总规划面积3471亩,总投资50亿元,一期占地1350亩,以铁路货物运输为核心,建设多式联运货运枢纽节点、产业集聚型物流供应链服务基地、集城市配送和专业市场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自开园以来,小汽车专用线辐射全国,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约60%的车辆通过济铁物流园铁路运输任务,累计运量突破35万余辆。园区经营业态涵盖钢材等大宗物资贸易、供应链金融,逐步向商贸型园区转型。